下载APP

第四十二章 天宝之乱,山河破碎(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胡人共二十万大军,以忧国之危、讨伐杨国忠为借口于范阳起兵。

叛军声势浩大,步骑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开门迎接,或弃城逃跑,或被擒杀,狼烟四起,山河沦陷。

大唐海内承平已久,百姓几代人没见过战争,以至于乍闻范阳兵乱,震惊之余皆认定叛军老寿星上吊——找死。

这些年的大唐盛世,给了每个唐人无与伦比的骄傲、自信,天朝上国、威震四海,区区蛮夷屑小不足挂齿!

而正是这份身为唐人的骄傲、自信,让百姓们错过了逃难的最佳良机,无数唐人家破人亡。

起先,中原以西的唐人没人将安禄山的叛军当回事儿,老百姓坚信叛军不日便会被大唐铁骑粉碎,从未想过战火会烧到自己身边。

当叛军打到城下,势如破竹破城而入时,好些人都难以置信。

直到安禄山叛军短短一个半月变攻破神都洛阳,百姓才意识到叛军的强大,纷纷拖家带口南渡逃难。

一个个惨绝人寰、天怒人怨的故事自叛军占领的州县传来,叛军屠城,叛军大开杀戒,叛军奸淫掳掠,直到这时大唐百姓才想起了战争的可怕。百姓们暗骂蛮夷畜生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却不知叛军之中唐人居多。

安禄山是啥德行?他手下的叛军可想而知,可以说但凡伤天害理的事儿叛军都干过来了。

洛阳沦陷,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常清有力固守,使得叛军久攻不下。

与此同时,由于魔门一时失察,无往不利的两万不死魔军被从未听过名号的八位半步化神修为的山野散修拖入一处上古遗留秘境,秘境别有洞天、坚固异常,不死魔军攻不出,魔门高手杀不进。

一时间,叛军气焰大消,加之大唐边军回援,一度使得叛军有了回撤的打算。

可惜好景不长,叛军正面受挫,耍起阴招。

朝廷有人诋毁高仙芝和封长清与安史叛军相勾结,故而迟迟不与叛军正面交战

可笑的是,李隆基竟真的听信奸邪小人之谗言,不经细查,便将身经百战的两员大将斩首示众。

之后,李隆基启用老将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统领潼关二十万大军抵御叛军。

怎奈哥舒翰也以为坚守天险而不出才是御敌之上策,叛军被阻潼关数月,不得西进。

于是叛军又耍起阴招,以三千余众老弱士卒戍守陕郡,欲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

老将哥舒翰并未上当。

奈何老将敌不过奸臣。

安禄山有一点儿没错,杨国忠的确是他娘的奸相!就是这厮收到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后,鼓动李隆基下旨,强迫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有苦难言,几次上书澄清厉害不行,只得带兵出战,最后果然大败,二十万大军逃回潼关者只有八千之数。有高仙芝、封常清斩首示众的例子在前,手下大将担心哥舒翰重蹈覆辙,索性绑了哥舒翰向叛军投降。

……

潼关一破,长安再无天险可守,大势已去,人心惶惶。

雪上加霜的是,安禄山两万不死魔军也冲破上古遗留秘境,直奔长安而来。

叛军风驰电掣,不断逼近京师长安。

天子李隆基不战而逃,带着贵妃杨玉环、皇子、皇孙、公主、妃子等,在禁军护卫下往蜀地避难。

先河一开,满朝权贵纷纷逃难,逃难车马自南城门、西城门鱼贯而出,车马长龙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尽头。

至此,长安未战先乱,到处都是拖家带口南逃的百姓,往日里热闹非凡的东西两市,一日之内门可罗雀。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在逃,奉命守城的将士们没得逃,身家性命都在长安城的穷苦百姓好些个舍不得逃,还有一些个亡命之徒更是趁着权贵们匆匆逃命来不及带走大部分家当,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总之一句话,这座象征着大唐盛世的天下第一城彻底乱了,再也不复往日之荣光。

呜呼哀哉,悲兮痛兮!

……

——————

好像古往今来,九州战乱,八成以上都是由北向南。

天宝之乱同样如此,南逃成为了百姓们一致认同的活路。

如今大唐长江以北,到处可见民不聊生的惨状。

……

神都洛阳,一个才姗姗学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